一个世纪以前,一个热衷于高尔夫的百万富翁恩斯利·布里捷兰德,花巨资成立了体育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包括了解剖学家,工程师和生理学家的科研队伍,目的是为了解开高尔夫的挥杆之迷。高尔夫的开球看上去非常简单,只是用球杆对着一个静止的小球用力挥动就行,理论上完全是可以找到完美的挥杆的方法的。然而科学家们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后发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挥拍,人们完全可以用不同的技术得到最佳的效果。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会明白这样一个简单地逻辑:打静止的高球都没有所谓的标准的动作,运动的网球同样也是没有标准的挥拍的。再仔细想想大家也许要问,那么我们一直学习的网球的标准动作(就拿正手来说)又是什么?是的,我们学习的标准动作只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成功的挥拍中的一种。十几年前人们在学习伦德尔的堪称最完美的东方式正手,几年前是阿加西的半西方,现在的孩子们的选择是费德勒还是萨芬我不是很清楚,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只能用其中的一种来打我们的网球。再注意一下“我们的”网球,那么偶像的正手是否真正适合我们呢?很少有人考虑这个问题。
反正偶像们是很少考虑我们这些业余选手忧虑的问题的,虽然他们从小到大也和我们一样有过偶像,就象是费德勒,他的偶像是桑普拉斯。可是我们只是看到他的发球有一点点老桑的影子,而其他的动作却完全不象,是因为他学不象吗?不是,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击球方式更适合他自己!他相信只有按自己的感觉打球才能成功,当然,当他成功以后他的姿势顺理成章也就成为了标准。这就是所有的职业选手几乎都有自己的特有的击球方式的原因,因为他们是打他们“自己”的网球。我想如果网球有模仿秀一定会有正手打得和老桑一模一样的,但他永远成不了职业选手,因为他不是桑天王!
我很同情在网球场上挥汗如雨地向初学者传授自己的理想中的唯一的完美挥拍的教练,他们的学生只要有一点与他们想象的不同的动作他们就马上去纠正,通常的结果是累人累己,他们的好心得不到好报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不明白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更不明白各种完美的挥拍的共同点到底是什么,什么是一个业余球手真正要追求的。他们所追求的完美的挥拍只会让他的学生离自己的完美挥拍越来越远,他们所造就的挥拍完美无缺打球却网都过不了的学员中的大多数只能带着遗憾离开网球,因为在他们的教练的姿势就是一切的熏陶下,他们会认为自己不适合打网球。事实上他们充其量只是尝试过用他们教练的击球方式击球而已,他们需要知道的是:还有好多其他的方式可以打好网球,包括他自己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对于你来说,完美的挥拍其实是属于你自己的有自己特点的最有效的挥拍方式。就象毛主席说的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一样,相信从打网球中学习网球,以打好网球为目的(而不是练动作),通过不断的练习去获得自己的打好球的感觉,同时努力去学习和巩固最基础的技术要点比如击球点,节奏,流畅等等,以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的挥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