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紫、郑洁在澳网举起双打奖杯时,全中国沸腾了,在这里首先祝贺她们为中国人圆了大满贯的梦!可是让中国网球在世界网球的版图上留下足迹的唯一方法是:中国人举起单打的大满贯冠军奖杯,我想这一点是勿庸至疑的。在竞争最激烈的单打赛场上圆大满贯之梦是富强起来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大国梦想之一。而这个梦到底是靠谁来圆,靠举国体制下的国家队还是袁梦式的个体户?作为一个对国家队和袁梦都有一定了解的职业教练,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靠个体户!
首先,网球项目和其他项目不同,它并不一定要举国体制来做后盾。就象是瑞士这样的小国,在奥运会上拿不到几块金牌,却有费德勒和辛吉斯,拿大满贯做世界第一。中国的网球梦完全可以靠少数的几个天才甚至一个天才来成就。
其次,网球项目上完全可以靠个人形式去参赛,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是否成功完全靠个人和他身后的团队的努力,关键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选手的努力,二,天赋,三,资金,四,教练。只要他有足够的投入就一定会有产出,所谓努力总有回报,就象孙李获得奥运冠军;袁梦打进澳网中心场地;晏紫、郑洁获得澳网冠军;在我看来,并不说明怎么的形式更好,只是努力结果的体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网球项目的举国体制已经走上末路,这个观点可能大家第一次听说,请听一下我的理由。和其他的举国体制下的强势项目不同的是,网球是个高投入低回报的弱势项目,国家的投入不但已经减少,而且只会日渐减少,这个不用赘言,大家应该可以明白。现在国家队看上去形势还不错,很大程度上是那一块奥运金牌的作用,正是那块金牌让国内的企业看到了网球项目在中国的光明未来,加大了投入。
而从彭帅单飞事件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这种投入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多点开花,国家队不得不一起训练一起比赛,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参加的比赛级别低了,对高排名的选手没意思;而参加的比赛级别高了,低排名的选手又打不上。所幸双打上基本没有这种问题,所以我们在双打上取得了突破。这是国家队形式参赛所带来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训练质量的问题。国家队因为资金有限,所用的教练往往是从各省市召集,而每个教练不可能只带一名队员,加上教练队员之间的不熟悉,造成了训练的针对性较差质量不高,加上我国教练员本身的水平,就更难满足想自我更快发展的个别尖子队员的需要了。中国选手最主要的任务其实是全运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队员对分管自己的非本省的教练没有信任感,甚至产生心理抵触,导致训练质量大打折扣。
更严重的问题体现在整个中国网球的后继力量不足上。因为网协把钱都投入到可以为国家增光争面子的国家队比赛上,青少年队的投入可以说根本没有,据我所知,现在的各个青少年队基本都是自己掏钱练自己的。十一二岁练网球觉得自己有希望同时家里又肯出钱练的孩子很多,可能坚持到十六七岁的却很少,各省市队的选手都不同程度地面临招不到人和队员小龄化的趋势。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要从网球举国体制的历史谈起。网球的举国体制从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开始发展,虽然有好多省有专业网球队,但还是有好多省因为没有钱根本就没有网球队。当初的网球队员都是练其他的项目没有前途才加入进来的,因为在专业队最起码是个铁饭碗有工资,退役了还是干部身份包分配,好多队员甚至完全是靠“关系”而得到这个“工作”的,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网球专业水平的低下,但也在形成了举国体制下选拔最好的人才所需要的人才基数。
进入的九十年代后,特别是现在的中国现役球员,他们和他们前辈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自己的家庭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花了好多钱,大部分的网球父母几乎是投入了所有的钱。严格的说:我们现在的省专业队员,他们完全是半职业的,他们只是拿着微薄的工资,享受免费的训练用球﹑场地﹑教练而已,他们的工资往往都不够支付他们的通信费,通常他们的球拍、球线、球鞋甚至参赛的费用都要自掏腰包。而这种自我的投入造成的后果是:一旦我们的选手到16,7岁还看不到什么希望,就会马上放弃,因为家长们知道孩子到这个年纪已经再也耽误不起了。各省市队17,8岁正要出成绩却选择去念书,做教练的队员现在比比皆是。这造成了举国体制必须具有的金字塔塔基的人才基数的流失。
这是自然的选择,也是我敢说举国体制在网球上已经走上末路的原因。现在所谓的举国体制,完全可以说是国家投资少数几个人而已。所以说中国的大满贯之梦要靠个体户来完成。这同样是符合网球发展的规律的,试问现在网坛的好手们有几个不是个体户?
说到个体户,我不能不说说袁梦和彭帅,袁梦的成功可以说是个人投资网球的初步成功,虽然严格地说两位赞助她的老人的初衷并不是想投资挣钱。而彭帅虽然是天津网协的一直以来的投资对象,可以说完全是用国家的钱获得个人的成功,可现在她的感觉却是国家在抛弃她,原因是国家投给她的钱将减少。而从孙主任的话里,我们听出的意思是她还不能做回个体户,因为她是国家的财产。这就是加入到举国体制后的悲哀:国家可以全力培养你,同时也可以随时抛弃你!这也是中国专业网球选手减少的另一大因素:在看到国家会为了更好的选手而抛弃自己的时候,尽早放弃专业网球自谋出路就成了非国家队队员的不二选择。
中国人爱把体制外的人叫个体户,其实在国外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球员。职业球员是为了自己生存和自己的美好未来打拼的,所以他们愿意倾其所有,挖掘出个人的全部潜力,从而获得最大的成功。那么有人要问国家队干什么用呢?国家队应该参加队际比赛时临时召集的,更多是代表一种荣誉。打个比方说假如袁梦被选入国家队,那么她就变成了举国体制的硕果了吗?她还是她,她首先是个职业选手,能代表国家队打比赛是她努力的结果,也是两位老人一直的心愿。而现在的国家队队员当然我也希望她们能尽快捧起属于自己的大满贯的奖杯,那是对她们所拥有的天赋的认可和艰苦训练的回报。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举国体制的成功,但她们的成功已经是无法复制的了,因为她们的后面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制内的运动员了,充其量只能算是国家看好了几个支持下来的好苗子再投资而已。
所以说,中国网球的希望在于职业化,圆大满贯的梦在于职业化,让人高兴的是:中国网球的职业化正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发生。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富裕程度提高,热爱网球并愿意投身网球的人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中国的大满贯之梦会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