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王子 网球培训 教练心语 个人简历
 
您的位置:褚松网球俱乐部> 大话网球> 文章
从专业到职业——中国网球的必经之路    
     

多少年来,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网球界,被专业所通领。有网球基础的省建专业队,由专业教练带专业队员。专业好象就意味着专精,意味着权威,我们姑且不去说它到底够不够专精,至少它有着我是专业,我专我的,和你没关系的曲高和寡的味道。举国体制下的专业就意味着国家要求你来研究来钻研,教练必须钻研技术研究如何带队员,而队员也必须钻研技术,以符合专业的要求。看起来没什么奇怪,可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条:网球只是个游戏。游戏是喜欢玩的人玩的,喜欢玩才能玩得好,不喜欢玩就可以不玩可以退出。但我们的专业网球人士却只有不想玩玩腻了也要继续玩的份,因为那是他们的专业,他们是靠它吃饭的。所以接触专业教练球员越多,接触到的厌倦情绪就越多。高高在上的专业网球,不但是高处不胜寒,更要命的是它完全把自己置身于可以说是网球的土壤:业余网球之外,所以不难想象它会如何的缺乏养分,成为枯枝败叶也是迟早的事。

虽然奥运网球的夺金让我们也看到了举国体制的好处,我们可以集一国之力来成就我们的梦想。但专业的网球界却还是越来越多的要面对没人问津的尴尬。全国网球各类赛事多是因为有行政命令才有赞助,导致中国的比赛除了少数的几个都是风风火火搞了一两年就偃旗息鼓。缺乏群众基础的专业就象是建在沙子上的城堡,经不起任何的风雨。而国家在体育经费上的逐步减少投入,也正在大大影响着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专业的弊病就不用赘言了,让我们看看世界的职业网球吧。国外有网球是世界第二大运动的说法,虽然出处无从考证,但是每年四大网球公开赛的单打冠军的奖金已经攀升到现在的百万美圆以上,足以让世界各地的网球父母为之心动。投身到网球运动,做个职业的网球运动员更是许多少年选手的梦想。我们现在暂且不管他到底是喜欢玩网球所以要做职业选手还是因为有钱途,单单从这个职业来看,它是因为有市场所产生的。网球是个很大的产业,这个论点现在几乎很少人会怀疑。于是从这个产业中派生出的不光是职业的选手,职业教练,职业网球赛事经济人,职业的网球组织管理者,甚至职业的网球裁判等等。由于职业的缘故,国外的网球从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对网球的热爱,实在是吃不饱也饿不死的大锅饭体制下的专业人士所没法比的。这正是中国网球落后的深层次的原因!

话说回来,虽然现在中国的网球市场还很少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选手,历史上也许就是胡娜和李芳能靠职业赛的收入糊口,但中国的巨大的网球市场却已经养活了许多的教练。虽然他们中也许只有一部分是完全以网球为职业,或者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个职业的教练。但职业教练的存在却是个事实。笔者从96年开始仅靠网球来维持生计到现在,一直为是个职业的教练而自豪。虽然那时几乎可以说是另类,但现在周围却有好多这样的教练,原因很简单,现在网球的市场很大。当专业队的队员从每月几百块的工资,到退役后做陪打或者教业余球员而收入大增时,职业教练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因为有市场,中国会打网球的人太少了,而想学网球的人却很多。国家只能养少数的专业教练而市场却能养活它所需要的教练,这就是专业和职业的最本质的区别。拿选手来说也是一样,国家现在只能养得起几个可能成为职业选手的专业队员,而市场却能养得起所有符合职业要求的职业选手,只是现在中国的网球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而已。

从专业到职业中国的教练可以说是走出了第一步,而因为喜力和中国公开赛的举办职业的网球经济人也已经现身中国的网球市场,加上94年开始独自闯荡网坛成功的以裁判为职业的陈述,和现在有可能真正成为职业选手的屈指可数的几位女将,从专业到职业中国网球的路还是任重而道远。可喜的是,众多的见过世面的网球父母已经把在专业一棵树上吊死的想法彻底放弃,转而鼓励自己的子女走自负盈亏的职业道路。这最起码是一种观念的进步。而越来越多的网球自费生出现在各个ITF的巡回赛赛场,更是让人看到了中国网球的职业希望。虽然就象中国的足球从专业走向职业难免会有种种苦痛和不适,但很显然从专业到职业是中国网球走上康庄大道的必经之路!

 
  网球格言
  基础知识
  网球战术
  心理诊所
  走出误区
  教学内容
  大话网球
  网球兵法
  网球论坛
 
返回首页
 
 

本主页建立于2000年5月24日。全部内容版权归本人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请用IE5.0以上,最佳浏览分辨率1024*768
最后更新日期: 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