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多年的国外的网球杂志和网球书籍,发现“从比赛来接近网球”被越来越多的网球界人士认同,认为它是在面临各项新老运动的竞争,吸引新的网球人口,和保持已有的网球人口的一剂良药。虽然在中国,网球运动正欣欣向荣,网球人口成大幅增加的趋势,但如何使只是尝试过网球的人士真正能成为网球场的常客,或者说是让广大初学者真正能很快地感受到网球的魅力,也是中国网球界永远都要面临的问题。不妨我们用一次“拿来主义”,探讨一下“从比赛接近网球”在中国推广的必要性。
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从比赛接近网球”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来说,从比赛接近网球就是让初学者从打比赛开始接触网球,并通过比赛来更加喜欢网球,从而成为真正的网球爱好者。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来“从比赛来接近网球”呢?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回头看看我们是怎么接近网球的。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是看到电视里选手们的比赛,精彩的底线对拉,精准的发球,令人叹为观止的放小球,或者仅仅是因为漂亮的女选手的匀称身材,亮丽的网球裙,产生了打网球的念头,然后去尝试打网球的。而经过我们自己的尝试发现,打网球并不容易,如果象电视里的选手们那么打我们一开始就基本上是捡球的时间比打球的时间多。到这个阶段,有大部分的人已经选择不打网球了,由于各种原因坚持继续打球的,不外乎有三种选择:要么有同样热爱网球不厌捡球的铁杆球友;要么有打得好且有耐心指导的好前辈;要么就花钱跟教练学球。而接近网球的方式却大都是一样,从底线对打接近网球。
那么我们从底线接近网球不对吗?网球界有一句老话,网球的乐趣在于有来回。在如今的快餐时代,这句老话好象是越来越没人信了。当电视里满是更高更壮挥舞着钛合金球拍把球打得象子弹一样快的选手时,刚刚拿起球拍的业余球手在网球场上好象也只有死命抽球的份了,结果打网球越来越变成了力气活,不但对于小力的人来说没有乐趣可言,而对于虽然大力但是没打多久网球就这里痛那里痛的人来说,放弃网球也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比赛接近网球”!在业余的比赛中,往往只会大力不懂控制的选手就是输家。比赛使他们不得不打来回,不得不学会去控制,从而不得不去慢慢了解网球的真谛,真正地喜欢上网球。
那么怎样从比赛接近网球呢?很简单,从接触网球开始就打比赛,最好是双打比赛。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有一两个有网球比赛经验的朋友带着初学者开始。笔者见过好多日韩国家的业余选手凑到一起就打比赛,而他们那些从来都没接触过网球的朋友也被邀请加入,其乐融融。其实,大部分老年朋友学网球也几乎都是通过这种方法,结果当然是这些直接从比赛接近网球的初学者姿势不怎么样,但一定会很实用。而且他们一开始不一定都输,赢球的可能性甚至更大,因为和他们搭档的通常会是几个人中打得最好的。经常比赛的结果是初学者很快能掌握基本的网球技术,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体会了网球比赛的紧张刺激和胜利后,会越来越觉得网球有意思。
那么我们又怎样去接受 “从比赛接近网球”这个概念呢?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必须先清除深藏在自己潜意识中的完美主义倾向,接受网球打过网容易打好难的现实。我们并不一定要打得很好了才能打比赛,或者说打得很好看才打比赛,我们完全可以先打比赛然后再把球打得更好。所以说,“从比赛接近网球”对于网球界人士特别是教练员们的意义非常重要,只有他们先接受了这个观念,才能使广大的网球爱好者接受。因为从教学上来说,两个接近网球的方法有着天壤之别!大部分的爱好者包括好多教练员信奉底线完美后再比赛,人为地把比赛神秘化,从出发点上当然是好的,但从实际的效果上却把一大部分的爱好者关在了享受网球比赛乐趣的大门之外,因为底线的完美说起来容易,可是对于每周也许只打2个小时网球的大部分的爱好者来说,是他们也许一辈子也达不到的目标。这就是在全国各地网球场上,充斥着底线打得像模像样,而打起比赛来却不知所措的爱好者的原因。而在解释自己比赛打不好的原因时,他们往往又会认为是底线还不够好,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了恶性循环,打比赛竟然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奢望。试想,如果能把球打过网就能打比赛,或者说一开始就打比赛,把比赛简单化,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会很自然,初学者就能更全方位地接触到网球,更早地学习到发球截击这些技术,这样初学者也有更多的发挥自己特长的余地。对于教练来说,“从比赛接近网球”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从实用着手,先教学员把球打过网有回合,教他们简单的发球截击,而后就把比赛介绍给学员,让他们在比赛中总结经验教训,带着疑问再来学,这样所产生的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在中国推广“从比赛接近网球”最重要的就是以上所说的改变观念,但还有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也不容我们忽视。比如说中国人一般都性格温顺,不爱争强斗狠,而打网球又通常是一帮好友聚在一起的一项娱乐,谁赢谁输都不太好;由于网球的普及面不广,好多初学者并没有机会或者是地方去认识能领他们入门打比赛的师傅等等。但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国外的俱乐部的形式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各级俱乐部之间的比赛使得内部的比赛也顺理成章,而加人到俱乐部就会有人带着你打比赛,认识相同水平的球友。在这个问题上往往就需要网协这样的机构来协调和统一规划,在我国,上海网协已经首先意识到了这些,并开始出面组织俱乐部之间的比赛,走出了网球俱乐部化的第一步。
“从比赛接近网球”这个观念并不新鲜,但真正认识到它的好处并且有意识地去推广发展它,需要所有热爱中国网球人士的努力,也只有这样中国网球才能真正走上稳定快速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