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这篇文章只是想能帮助国内那些望子成龙或者望女成凤的网球父母,让他们能对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有个更为清楚的了解,并且可以从文中提到的几个方面更好地,客观地评估孩子的发展;也希望能帮助到国内有志帮助孩子们实现职业梦的青少年教练来更早地为自己的选手做个长远的打算。以下结合《怎么制定一个青少年的职业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就国内的青少年选手在成长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提请大家注意,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关于选才
在青少年选手的选才方面,文中特别提到了要选择那些“立志要有最好的发挥的选手。选择那些愿意自主自己的发展,并愿意刻苦训练来达到既定目标的选手。”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今后的职业选手所必须具备的四个重要条件:1,有强烈的上进心。要有最好的发挥就是想要越打越好,只有那些能对自己不断地提出更高要求的选手,才有可能充分挖掘出自己的全部潜能,成为真正的职业的选手。还要值得注意的是他想要的是更好的发挥,而不是得什么第一,这一点是作为选手最可贵的品质之一。2,有自己的头脑。愿意自主自己的发展同样是个非常重要的品格。因为一旦到了职业的层次,你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头脑,换句话说要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对自己充满信心,还有一层意思是选手还要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勇气。3,能吃苦。这一点不用我赘言大家也明白,就算是人人公认的天才,他也必须很勤奋才能真正地成为职业网球选手。4,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有很明确的前进方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的选手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理想。
而国内的网球选才往往注重考虑身体条件和比赛成绩,而轻视选手品质,造成了想练的没机会,不想练的硬逼着练,形成了到了成年没有了动力,二十一二岁就放弃网球的身体条件好的选手比比皆是的现象。放眼职业网坛男子1米8以下男子职业选手也有很多,年近30还不断取得好的成绩的也很多,他们不过是相信自己,永不放弃,坚持下来了而已。不论你是孩子的家长还是教练一定要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这些品格,这样的话,无论他今后能否成为真正的职业选手,他在生活中一定会取得成功。
关于目标
好多国内的青少年选手没有长远目标,或者说没有雄心大志。这也可以说是中国选手的通病,也许是我们民族的崇尚谦逊的习惯使然吧。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于青少年选手来说,没有网球的梦想就等于没有网球未来。如果想都不敢想,那你怎么可能做的到呢?国外有一种理论说到了14岁就要确定你是不是真正想成为职业选手了,一旦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必须坚定信念,马上制定相应的短期计划,也就是短期目标,通过实现一个个的短期目标来建立信心,进而一步步实现你的梦想。
《计划》一文中着重提到了要有提高发挥水平的计划,这是国内大部分教练所忽视的,因为你不但要有好的技术,还要学会怎样去应用这些技术,相比之下其实发挥可以说更重要一些,因为你技术再好发挥不出来那跟没有这些技术有什么区别呢?而所谓的发挥的计划就是提高包括比赛心理,技战术的运用,对场上形势判断,甚至是对网球的理解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从小就可以培养了,而不是等到参加职业的巡回赛,那样的话就太迟了。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教练水平就非常重要了,他一定要非常清楚他的选手缺什么,这种能力的获得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和怎么样才能一步步地获得,和怎么样才能判断出选手是否达到他所预定的目标了等等。
青少年选手的梦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家长和教练的梦想的体现,一旦确立了就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家长和教练首先要认识到这种坚持对于青少年选手来说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作为家长和教练首先就不能对于这种梦想的实现有半点的怀疑,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选手实现目标的信心。大家都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很难,但放弃真是太容易了。
关于对选手的关心和支持
青少年选手的成长阶段是人生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选手们非常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受身边纷繁缤纷的世界的诱惑。所以《计划》一文中提到的团队核心作用非常的重要,这其实也是教练和家长的责任之一,这一点也是国内网球所欠缺的。国外好多选手的成功可以说主要的功劳是在于他们的父母,因为只要他们才会永远支持自己的孩子,全心全意地帮助他的孩子实现他的梦想,这就是他们中好多人不懂网球,但他们的孩子却一样能成为网球巨星的原因。
国内的好多青少年教练不注重研究青少年选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多采用简单的压制的方法处理,而不是针对他们的特点来做积极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反感情绪,进而对网球产生反感,失去继续打网球的动力,也许这就是中国的青少年选手一到成年就出不了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所以作为家长和教练一定要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多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选手多交流,多沟通,做选手的可以信赖的朋友。始终让选手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梦想和目前的短期目标上,才能帮助选手渡过难关,走向成功。
关于技术风格
《计划》一文中提到选手一定要尽早确定自己的技术风格,然后再来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来尽快形成自己的技术特点。选手可以选择模仿一位他所喜爱的现役的职业选手,和教练,家长一起来确定他以后的技术的发展方向,当然这其中一定要考虑到选手的个人性格特点和身体条件等客观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先听一下选手的意见,或者要以他为主,因为今后的职业道路应该是由他来走,要养成让他自己来承担责任的习惯。国内的教练和家长通常会越俎代庖地帮孩子做决定,并且通常并不会很明确地让他知道他是什么样的风格。往往造成选手的技术特点不明显,好象什么都行,什么又都不行。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在选手改技术动作时一定要很小心,要让选手充分认识到改的必要性,并且一定要很清楚地告诉他要怎么改,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要让选手对将要出现的其他问题,比如成绩的下降,感觉别扭等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在不可避免地更换教练的时候,最好能先和教练沟通好,也就是双方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再共同合作。家长和选手最好能坚持自己的风格,让新的教练在现有的基础上来帮助选手作进一步的提高。尽量避免换整个的技术风格,重新来过。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下,大多数的青少年选手通常要面临不得已跟新的教练学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手和教练之间习惯,性格等的磨合问题,人为地增加了选手成功的难度。因为通常新的教练一般都有自己对网球的理解,会倾向于在并不是非常了解选手的情况下,为选手重新确立各项目标,这样往往会使选手难以适应,无所适从。
以上是大部分的国内青少年选手所面临过的,正在面临的,或者是正要面临的问题,制定一个好的职业发展计划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却是选手,家长和教练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我相信,只要三方面统一认识,紧密配合,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实现理想,梦想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