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由于经常上网,并有了自己的主页,所以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大家交流。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多初次交往的朋友一般在介绍自己的水平时会用USTA的NTRP来说明:比如我打了两年球,水平大概是4.5级。
虽然我没去过美国,只是对这个评级制度有所耳闻,但我却是对这些自称的4.5,5.0,5.5业余选手有着一种莫名的忧虑。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已经是5.5级的话,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业余球手中的顶级选手了,你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去提高了,可是真的有那么多的5.0,5.5吗?
98年去参加全国比赛时,我对自己的定级也是5.0-5.5,自以为小通了一点战术和心理,便是能应用自如了。当然由于结果还算不错,也就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但到了后来,随着自己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就有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我到底又是几点几呢?
如果现在的我和98年的我比赛,一定是打他6:0,可我如果那时就是5.5了,那现在呢?再回头想想,那年比赛赢我的球手,处了发球上网技术不错,可以说反手几乎是不怎么会打,正手是把球挡过去,他打败了自以为是5.0的我,他那种水平最起码是5.0,可他怎么看也不象啊?!
在美国的好友平,他的水平是4.0,是真正美国人评的级。他说如果是差半级还可以打,但差一级就几乎打不起来了。再看看所见识过的大半个中国的业余高手中(恕见少识浅),上海徐佑弈,北京的于潇,内蒙的吴海滨,我想他们三个我现在是应该没有机会赢的。如果他们就是无可争议的5.5级的话,我现在最多也就是个5.0。但请大家注意一下他们的球历和球龄,徐佑弈如果我没记错,83年就开始打球了,拿上海的冠军已经有十来个年头了,现在有自己的网球俱乐部。于潇不如说他是职业选手,他从小就由他父亲带着每天练半天,直到现在。而武海滨和于潇差不多,也是从小练球,直到现在他的工作就是打球,只是因为内蒙没有职业队,所以他就一直是个业余选手。
可前一段北京的建友俱乐部搞的网友比赛,居然有12人声称有 5.0-5.5,结果由江西的一个选手拿了冠军,如果他们真有5.5的话,那江西的自称业余选手的那位一定是位职业选手。可江西的职业队,大家不知道听说过没有?
也许正如参加那次比赛的一位网友在反思时所说的:这是出自于一份自傲和清高。我想它也许会成为阻碍你进步的最大的敌人,这就是我的忧虑。由于篇幅关系,在这里就不谈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了,请注意后面在本人主页的《心理诊所》里的相关文章《自认为“高手”的你,是不是高估了自己》。
|